欢迎访问 - 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

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

当前位置:艺术市场
中国土豪大亨们豪挥艺术收藏背后的资本行为
2018/1/8

在艺术拍卖场上,聚光灯下的可不止王中军一个,刘益谦、王健林、许家印、张锐、林明哲……这些大亨们的每一次出手,几乎都要把拍场搅翻天。我们发现,企业家的收藏有着诸多相似点:他们看上的一直都是拍场上最高昂且稀有的几件拍品;也追求一种“人无我有”的尊崇感。另一方面,随着内地收藏家们的视野拓宽,炫富早已经不是他们收藏的诉求,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尊重、传承文化成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而他们在拍场上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成了业界观察资本动向的风向标。

  中国富豪天价购买稀世藏品的背后,其动机无外乎资本洗钱、资本泡沫、资本转移和文化觉醒。也意味着中国富豪的资产配置,在向更合理的方向迈进;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正在引领中国富豪和中产阶级,从原始的物质资产囤积和消费,走向物质与精神资产多元化的积累和消费。

  一

  娱乐圈大亨王中军又一次出手了。

  5月15日深夜,现身中国嘉德春拍大观夜场的曾巩《局事帖》再传消息,以1.8亿元人民币落槌,加佣金为人民币2.07亿元,再次创造个人书法作品拍卖纪录,一举夺得此次夜场拍卖的头筹。

  而这件宋代文豪曾巩传世孤本《局事帖》的新主人,便是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

  消息一出,网上即刻热闹开了,网友们戏称此件为史上最贵纸片。这件《局事帖》确实是够贵的,大小不到1平尺,全文内容为:“局事多暇,动履禔福。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虽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宣。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启。”全文124字,有人做过统计,平均每字值167万元,有人形容一个字可以买两辆宝马了。

  据中国嘉德春拍官微发布的消息,曾巩“124字”的墨迹为他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距今已有936年,曾被历史上多位名人收藏。《局事帖》为镜心水墨纸本,29厘米乘以39.5厘米,也是曾巩唯一传世墨迹。

  曾巩《局事帖》于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首次进行拍卖,以人民币450多万元成交,由此名闻天下。2009年11月22日,《局事帖》再次现身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根据官方公开的拍卖数据,以高达1.0864亿元成交,刷新了当时中国书法作品的拍卖纪录。此次时隔不到七年,《局事帖》重出江湖,再度重新拍卖,增值将近一个亿。

  史料记载,曾巩的墨迹稀如星凤,至少在南宋时期就难得一觏。就连他的推崇者,晚他半个多世纪出生的著名学者朱熹(1130 - 1200),据说在五十年间才得以一见真迹。因此不妨乐观推测,这件《局事帖》当时是被人当做普通的公文书信一般处理,拿去印刷书籍了。一直到明代才被好事者发现,并由何良俊、项子京等人递藏,从此才焕发灵光奇气,流传有序,并在今天创造天价。

  尽管王中军最为人所知的是电影大亨的身份,但他在艺术品领域的大方出手,使得其作为艺术品收藏家的新面孔开始为人熟知。事实上,王中军手上的亿元拍品已经有两件。

  2014年11月4日,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举行。王中军以617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7亿元)拍下备受瞩目的梵高静物油画《雏菊与罂粟花》。这当时是中国藏家竞拍西方艺术品中的最高拍价。

  2015年5月5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上,王中军又以299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55亿元)买下毕加索作品《盘发髻女子坐像》。此前这幅画的收藏者是王中军的同行前辈,即参与创办米高梅公司的好莱坞著名门庭戈德温家族。

  最新入手的,便是曾巩的《局事帖》了。王中军三年收藏3幅重量级作品的价格就达到7.7亿元,还不包括其他的收藏。

  肯花这么大手笔买艺术品,王中军个人的身价有多高?华谊兄弟2015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14%;利润总额为14.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9%;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6%。

  2015年,王中军的股东净利润赚了近2亿元。他本人持有华谊兄弟28923.76万股,占总股本的20.77%。尽管比股价高时缩水了近一半,王中军持有的股票市值当年也约为72亿元左右。

  挥资亿元买下“心头好”,这在刘益谦的拍卖生涯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位资本大鳄每年砸向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少则几亿,多则十几亿,是位名副其实的重量级超级买家。2010年,他以3.08亿元的天价拿下王羲之的《平安帖》,媒体评论其凭一己之力拉升了中国艺术品的估值体系,带动了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

  刘益谦、王薇夫妇于2012年投资2亿元,创办了名为“龙美术馆”的私人艺术馆,在上海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场馆,是国内最具规模的私立美术馆。两家美术馆都陈列着上至明清朝,下至现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屡屡出手天价买入,刘益谦被外界质疑“靠炒作艺术品洗钱、避税”,指责其高价竞标是过度抬高作品艺术价值,并借由艺术拍卖进行融资。对此,刘益谦不以为然,驳斥“洗什么钱?我就是个开美术馆的土豪!”他说,今后仍将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龙美术馆收藏更多、更好的作品。刘益谦说,自己买艺术品的初衷是收藏并不是投资,“收而不藏”,是他的收藏理念。

  2014年4月,刘益谦以3630万美元的价格在苏富比拍下明代瓷器小件“鸡缸杯”。不久后,他用这只古董杯饮茶的照片被传到网上,引起舆论争议。

  “越贵的东西越有人争,越有人争的东西越是好东西。”这是刘益谦投资艺术品的简单逻辑。“我有20年的收藏经验,同时也有20多年参与市场经济的经验,”他说:“我在区分一件艺术品的艺术性和价值时,会将两种经验结合起来判断。”

  刘益谦并不自认是个有眼光的收藏家,也没有意愿去学习具体的艺术知识,曾说过“我不懂什么艺术,我的优势是有资金”。对他来说收藏不花时间,翻翻拍卖行寄来的册子,有看上的作品就去找信任的专家听听意见。拍卖场上,他不急着竞标,根据举牌情况判断藏品市场价格。如果价格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刘益谦便会越战越勇,他喜欢拍场上横刀夺爱的感觉。“只买最贵的”是刘益谦在拍场中的不变法则。

  而王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夫妇二人一半以上的收入都花在了这些艺术品上,原因则是热爱艺术。今年53岁的王薇如今打理着龙美术馆的两家分馆,而第三间分馆也于今年5月27日在重庆开放。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上一个】 中国艺术品逼近10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