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

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

当前位置:艺术市场
花事未了——花艺与绘画作品邀请展暨苏州艺术志二周年赏花雅集
2018/1/8
  • (1/13)花事未了——花艺与绘画作品邀请展暨苏州艺术志二周年赏花雅集

     
     
     
      1. 展览名称:花事未了——花艺与绘画作品邀请展暨苏州艺术志二周年赏花雅集
        展览时间:2017/04/09~2017/04/15
      ( 明·美术馆)
        展览地点:[江苏]-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四季路李公堤四期15幢-
        主办单位:苏州市美术家协会、苏州艺术志、明﹒美术馆 承办:大易视觉艺术传播、春光明媚文化传媒、风和日丽网络科技
        参展艺术家:吴冠南、姜竹松、叶鸿平、夏回、张迎春、吴越晨、易都、陶花 花艺:野寺正(日本)、王大濛、兮月、大袁

    策展人:麻利

    开幕时间:2017.04.09下午2点30分

    支持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苏州国画院、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苏州摄影行业协会

    前言——花事未了

    大概世界上没有哪种物件,会像花一样,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她们生长于土壤里,却以多种形式充当着我们表达情感的媒介。早在《诗经》中便留下“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美好情愫。

    我们喜好各种各样的花,无论她生长于自然界,还是被插在花器中;也无论她是鲜活的,还是存在于意向。我们以笔墨画她,以诗词吟咏她,以我们心中理想的姿态安置她;同时又藉由这些对花的行为来表达我们自己内心想说的话。“花”,从植物自己的信号变成了我们的代言人。

    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画种之一,以包括花卉在内的多种物像为绘画对象。在漫长的演进中,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意和写意为精髓的传统。不照搬自然,亦不是为了描绘自然而画,往往在“意”上关乎人事。画的人如此,赏画的人亦如此,在一花一叶中与人的精神和际遇关联起来,不仅有着可识鸟兽草木之名的作用,更有着“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更高层面的诉求。

    兴起于晚明的大写意花鸟,在精神性的表达上更强烈、更具代表性,所选取的题材与意向都更突出画家的精神指向与理想诉求。植物花卉等描绘对象,往往被抽象为或赋予一种“式”,既不是她们的物象,也非表象,却是一种有着公认精神指向的符号。

    这种“式”在插花艺术中有着更为直观的体现。插花所取之物皆是离开土壤的没有生命的枝、花、叶、果,却在人为的修剪、整理和构思、造型后,重新被赋予生命,变成另一件有精神与情绪的作品,再现自然美的同时,亦表达人的精神内涵,被赋予丰富而广博的意境与格调。因此明代张谦德在《瓶花谱》序中写道:“幽栖逸事,瓶花特难解,解之者亿不得一”。插花不仅是幽居的赏心乐事,更关乎插花人与赏花人性情的雅俗高下。

    插花是心灵和自然合二为一的过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正如袁宏道在《瓶史•宜称》中说道:“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符合东方审美意趣的插花大都崇尚自然,一枝一叶追求花枝的自然情趣,但讲究“立意取材,意在花先”。一个“意”字便道出其精髓。

    不论是绘画,还是花艺,皆师法自然而天人合一,寄情象内而神游物外。在与花的交往中,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精神境界和审美理想得到充分的表达与满足。《花事未了》,正是想把这些“花儿”置于一个空间,听她们的私语,也听她们背后精神的对话。

    窗外花事繁盛到难管难收,留春不住,与其空伤怀,不如在《花事未了》中缓缓行矣。

    麻利    

    2017年3月  

    艺术家简介:

    吴冠南

    1950年生,江苏宜兴人。1962年步入画道,初学芥子园画谱,后学吴昌硕,旁涉黄宾虹、齐白石。精于写意花鸟画。数十年来在各种媒体发表大量作品及论文和多次参加大型学术提名展、双年展。如今致力于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拓展与创新。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委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姜竹松

    1986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系。现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叶鸿平

    1962年生于苏州,曾就读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绘画专业、中央戏剧学院舞台设计专业。先后创办苏州创艺书画社、汉唐阁、苏州四合装饰艺术设计制作有限公司。现为苏州四合画廊主持,职业画家,擅花鸟、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被不同机构和个人收藏。

    夏回

    1963年生于苏州,阳羡老藤花馆入室弟子,巜青藤艺术》主编,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家。

    张迎春

    1971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

    吴越晨

    1971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花鸟画艺术委会副秘书长、苏州市政协书画室特聘画师、姑苏区政协委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易都

    男,1975年生于江西,定居苏州。自幼习画,后从事摄影,前后获30余项国际摄影大奖,摄影作品具有广泛影响力。2015年拜阳羡老藤花馆吴冠南先生为师,学习水墨写意花鸟画。现担任苏州摄影行业协会会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陶花

    1982年生于太仓沙溪,师从周雪耕、夏回先生,系吴冠南先生再传弟子,深千画室主持,苏扇博物馆研究员,现居苏州。

    花艺

    野寺正  (nodera.  Masashi)

    1954年8月出生于东京的一个艺术世家。1972年开始学习日本传统花道,长期致力于日本花道的研习。精通中文,对中国插花著作《瓶史》做过深入研究。擅长日本传统“池坊”、“小原流”、“远州流”等花道技艺,插花风格干净挺秀,磊落大方,流畅静美,有武士风格。1978年毕业于亚细亚大学法律系,1988年进入花艺行业,2002年开办自己的花店,以日本池坊一级助教资格,开设自己的花道培训班。现为国际知名公益机构图书馆计划(The  Library  Project  )的专职花道教师,开办由日本池坊总部认证的花道学习班。

    王大濛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2000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出版专著《文人壶》、《镌刻》、《蒲草》等,其中国画与壶刻艺术以及菖蒲文化的研究,在国内颇有影响。人送雅号江南“草圣”。

    兮月

    温婉的江南女子,兮月花道掌门,美术专业,二十多年来潜心研习艺术美学,钟情于插花艺术,融汇世界三大主流花艺于一身。近年教授和培养了近千名插花爱好者,插花作品曾入选上海世博园展出。

    大袁

    “花时间”品牌创始人,花艺设计师,多家花艺品牌视觉设计总监,国内新锐花艺师代表,参与2013年2015年国际园艺博览会花艺表演。


    【上一个】 中国艺术品逼近10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