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

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

当前位置: 艺术家
伍立军

 

 

      作者简介


      伍立军:95年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北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主任,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省画院、石家庄画院研究员。河北日报艺术网顾问。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装饰图案》、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伍立军画集》。供职于河北广播电视台。




作品欣赏


青年画家伍立军先生是我20 多年的挚友和忘年交。他为人善良、厚道、平实。作为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的秘书长,他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使我感动,所以我一直很喜欢他。作为河北电视台的节目制片人,多年来他一直处于繁忙的编导工作中,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钟爱的国画艺术。多年的修炼,使他的写意花鸟画终于在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结出了独特的果实。伍立军的写意花鸟画有一种清新之气,他的作品既有对传统的独特解读,又有对创新的多种尝试。他对传统的继承没有陷入复古的泥潭;他对创新的探索没有流于表象的疏狂。



从他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五代两宋的宏阔与严谨,也能感受到明清写意笔墨的浑厚与豪情,还能感受到现当代花鸟画在构图和意境拓展方面对他的深刻影响。他一直在一种中和平静的心境中对写意花鸟画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这种探索滋养着他的心性,同时也滋养着他的审美意识和笔墨语言,更滋养着他对艺术境界的营造能力。



唐代朱景玄认为,绘画艺术的品格出于人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出于笔墨技法。他说:“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在这里,朱景玄强调绘画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提出“万类由心”。心的作用,意气的显现,表现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心性不同,意气自然有别,其艺术才会不同于传统,不同于他人。伍立军理解这个道理,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传统经典的研究与现代自然写生中寻找与自己的心性相默契的艺术形式和笔墨语言。他期望通过自然物象的启示,从而发现自己的心性所在和意气所在。




为了能够更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心性和审美诉求,这些年他进行了多种艺术语言的尝试。这些尝试既有大写意与小写意的结合,又有写意与拓片的重构;既有对山水画的借鉴,又有对现代构成形式的探索。这种多形式的研究与探索,即开阔了他的视野,也赋予了它更多的创作灵感,从而使他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或古拙天真,或氤氲滋润,或幽深宏阔,或清新自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艺术追求和语言特质,从而也使他自己的艺术风格渐渐地突显出来。因此,我为他近几年的快速进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北宋刘道醇在其《圣朝名画评》中曾经提出“六要”:气韵兼力、格制俱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泽、去来自然、师学舍短。这“六要”作为中国画艺术的标准,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操作意义。它也应该是国画家终生追求的艺术目标。我认为,画家一生的创作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修其卓越的心性和博大的胸怀,修其独特的艺术理念,修其高超的审美能力,修其精湛的笔墨功夫。伍立军正值不惑之年,面对美好的前景,愿他在人生之路和艺术之路上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从而创作出更多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又具有鲜明当代性和独特艺术语言的优秀作品。
 汉风    2019519

 汉风简介:

汉风,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河北省政协文史馆馆员,第十届、第十一届河北省政协常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创作研修班导师,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半晚的幽谷高138CMX宽34CM

 

 

 

 

 

 

 

 

风竹高138CMX宽68CM

 

 

 

 

 

 

 

 

荷合美美高138CMX宽68CM

 

 

 

 

 

 

 

 

荷塘清香高138CMX宽68CM

 

 

 

 

 

 

 

 

 

满缀明珠忆童年240CMX宽192CM

 

 

 

 

 

 

 

 

清香雅赏高138CMX宽68CM

 

 

 

 

 

 

 

 

秋硕图高68CMX138CM

 

 

 

 

 

 

 

 

秋思图高180CMX宽127CM

 

 

 

 

 

 

 

 

幽谷高138CMX宽34CM

 

 

 

 

 

 

 

 

 

 

 

我的话和画

先说我的话,再说我的画。

我没有像其他书画家那样,自幼研习书画,到了初中才知道只有考学才有出路。那时,背上画夹,到处拜师学习素描、水粉、速写等。年轻狂妄的自己,省内的艺术院没有看在眼里,考了一年又一年,因为文化课原因,直到考的快要超龄的时候,才考上省内的一所大学。对服装设计一点不感兴趣的我开始对国画痴迷。虽“半个”科班出身,但对于大写意还是从参加工作开始。自从拿起毛笔,也是断断续续画上几笔。当时,我以为大写意花鸟画“简单”,大笔一挥,潇潇洒洒。我时常在问:大写意是什么?犹如鱼在水里问:水在哪里?无师不自通的我直到现在也没有摸到啥头路,只好在学习中不断的前进。

说完我的话,再说我的画。

《芥子园画谱》作为影响深远的一部绘画教科书,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许多成名的艺术家,如画坛巨匠齐白石、著名国画家潘天寿、山水画名家陆俨少等,当初入门,皆曾得惠于它。此书集明清二代中国画名家的杰作和智慧,历经二百多年的增补和完善,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方法和流派,图文结合,简要明了,便于学画者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来学习绘画,受到众多学画者的喜爱。从《芥子园画谱》之梅兰竹菊入手,探文人画之门径,奠定花鸟画创作之基础,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如若在二十年前上学时,谈到梅兰竹菊、《芥子园画谱》之类,我会觉得多么的迂腐可笑。但蓦然回首,在这个彷徨、困惑的时期,遭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全面侵袭,经历了中西结合、民族化的艰难道路,感受到了外面的精彩缤纷,同时又痛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精要之处。于是乎,不少画家又重新沉下心来从中国画的精髓之处,从文人画的核心题材中寻找灵感。同样地,我相信,遵从导师郭石夫的教诲,临写梅兰竹菊,对于一贯求新,一味以写生手段改造中国画而忽略传统精神的我,将会是一剂很好的良药。古往今来,以兰花为题的画家不计其数,然而真正有创意者、深入其本质者,并赋予感怀式的抒情者,实乃寥若晨星。

我喜欢大写意花鸟画,大写意花鸟画的“大”包容很多,它不是单纯的笔头大、黑块大,应该是大境界、大开合、大气势、大心胸、大风范。大写意花鸟要宁直毋圆,宁涩毋滑,宁粗毋细,宁黑毋淡,宁整毋碎,宁厚毋薄,宁稚拙毋草率,宁单纯毋繁琐,宁可画面上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也不要追求笔墨上的十全十美。大写意花鸟画在达到很高境界时,画家本人在作画过程中并不完全是在画画儿。其实是通过作画的方式将其对自然、人生、艺术、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宣泄于画面,借物抒情。

如果说山水人物等其它画种还可以通过制作的技巧、繁细的泻染工序而掩盖其心性,大写意花鸟画就是一泓透明的冰水,人的品格心性倾泻纸上一览无余,赤裸裸暴露于观者面前,容不得半点掩饰,所有的法度都依靠日常的修炼,兔起鹘落之间文化积淀尽在其中,白纸为阴,墨为阳,阴阳之间演化万物,顿生万千气象,这是禅,也是道,是东方文化的众妙之门。大写意花鸟画要敢于用浓墨,敢于用整墨,中国画的墨并不是黑,而是亮。越黑的画越亮,越黑的画越跳。所以我们必须会用墨、敢用墨,用到墨色黑而不滞,活而不僵,聚精会神,使画面充满墨色的魅力。 大写意是什么?方向不能错,要知方法、悟精神。

绘画多年自觉愚钝没有作品没有他好画一会画吃一会茶,把玩一下老祖宗留下的水盂、自觉快哉、快哉。

                                           丙申年大唐主人伍立军写于伍墨轩

 

 

 

【上一个】 武戌奎     【下一个】 王英欣